产品详细信息

敛弓衔枚:弓枚关于歌曲文化的文集

自动发货 库存(6)

¥ 1.00 ¥ 1.00

电子邮箱
购买数量
支付方式
商品详情

这是弓枚开设《英文歌曲与文化》课程前15年思考的问题汇集而成的文集,书中粗略分三部分内容:

其一是尝试解析英文流行歌曲中最流行又费解一些。说到Scarborough Fair里反复唱的“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四种香草被误读成反战暗号?其实它就是古老民谣里男女斗嘴的套路,但60年代的听众硬给它加了迷幻药和反战的联想。Hotel California中“你可以随时结账,却永远无法离开”根本不是讲吸毒,而是讽刺物质主义社会的精神牢笼。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连他自己都觉得“太直白”,但大众偏偏把它捧成民权运动圣歌,其实他后来写的Like a Rollin' Stone才是最深刻,也是他最自得的一首。

第二部分聚焦迪伦作品分析解读。说到他跳出Woody Guthrie思想境界,发现“没有黑白左右之分,只有上下之别”。还说到迪伦的歌词像猜谜?其实是故意用荒诞故事来影射社会,但旋律又简单到谁都能哼,这种“魔幻现实主义+街头小调”的配方独此一家。

第三部分着力探究歌唱的本质特点和功效。比如认为,好歌≠好诗+好曲。古人唱歌是为了记事儿,今人爱乐图一感官刺激。尝试探究为什么民歌比流行歌耐听?因为民歌每次唱都有变化,而流行歌被商品介质锁死。在探究歌曲魅力的本质时甚至说:“《生日歌》要按文学标准就是垃圾,但它能传遍全球,靠的是重复!和叠加各种感官刺激变化的重复!”

这本书更像是“音乐侦探笔记”,帮你看穿歌词背后的文字游戏、历史梗和文化密码。尤其适合那种“总觉得这首歌有深意,但说不清哪儿不对劲”的较真乐迷。

 

-----
目录
-----

前言:为什么敛弓衔枚?

歌曲散评
   
详解斯镇颂歌
   
重访斯镇的集市
   
帆船约翰B
   
英文歌曲中的色情内容
   
红玫瑰的河岸
   
英文歌曲中的谋杀内容
   
蓝眼睛为什么在雨中哭泣?
   
我们丑,但我们有音乐
   
著名的蓝雨衣
   
科恩印象
   
二月的圣诞节
   
卡罗兰说#2
   
亡命徒说象征手法
   
加州旅馆全解码
    Eagles
七十年代作品解汇
   
最后的圣地典故拆解

鲍勃·迪伦研究
   
犹如滚石拆白录
    Bob Dylan
的转折点研究
   
从黑乌鸦到滚石——转折后题材走向
   
初访61号公路
   
爱不过是个四字母的词
   
十四金钗
   
重任
   
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的奥妙
   
我来告诉你关于风的信息
   
伊甸园门外没有真相
   
假如不是想当然
   
不说清楚和说不清楚
   
再抠转折点
   
我是你,你是我

音乐·语言·文化
   
有感于顾颉刚先生论《诗经》
   
试论重复
   
再论重复
   
三论重复
   
流行歌曲标准问题的讨论
   
歌唱的起源初探
   
再辨歌曲的标准
   
流行歌曲的历史观
   
现代流行音乐史略
   
是谁创造了摇滚?
   
流行歌曲是关于感受的历史
   
音乐文化比较的思路整理